花卉百科園 > 養花 > 植物知識
導航

虎掌草的食療或藥用價值

來源:花卉百科園 2.93W 次
虎掌草的食療或藥用價值

藥用價值
清熱解毒,活血舒筋。治喉蛾,痄腮,瘰癧結核,癰疽腫毒,瘧疾,風溼疼痛,胃痛,跌打損傷。
《滇南本草》:行經絡,攻熱毒,除胃痰。胃有痰毒,人多呃逆。消紅腫癰癤瘡疽,血風疥癩,痰癧結核,流痰橫痃,外乳蛾、痄腮,內乳蛾、咽喉疼痛,牙根熱毒。
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:治跌打損傷,可舒筋活血,強壯補虛。又治痢疾,外用治疔瘡。
《貴陽民間藥草》:平虛熱,解熱毒。治瘧疾,咳嗽,風溼痛;外治瘡腫。
《貴州草藥》:清熱解毒,化瘀鎮痛。
《青藏高原藥物圖鑑》:補血,暖體,消積,去溼,愈創,排膿。治病後體溫不足,淋病,關節積黃水,黃水瘡(外敷可治黃水瘡或提出關節中黃水),慢性氣管炎,末梢神經麻痹,催吐胃酸。
《雲南中草藥選》:消炎止痛,疏肝利膽,舒筋活絡。


藥理作用

止咳作用:小鼠服虎掌草內酯有明顯止咳作用(吸入二氧化硫引咳法)
祛痰作用:小鼠灌服虎掌草甙,祛痰作用非常顯着(酚紅法)。對離體豚鼠氣管均無鬆弛作用。


藥材性狀
虎掌草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,略彎曲,偶有分枝或扭曲,外皮棕褐色或黑褐色,粗糙,具不規則的縱皺紋,頭部稍增大,具殘存莖及葉基的痕跡。質堅脆,易折斷,斷面不整齊,黃綠色。氣微,味微苦。以粗壯,堅實,無須根者爲佳。
性味與功用 辛、苦,寒。小毒。清熱解毒,鎮咳祛痰,活血舒筋。用於咽喉腫痛,咳嗽痰多,瘰癧,結核,癰疽腫毒,瘧疾,風溼痛,胃痛,痢疾,跌打損傷。常用量6~10g。

化學成分
虎掌草根含白樺脂酸(betulinic aci),草玉梅皁甙(rivularinin),虎掌草皁甙(huzhangoside)A、B、C、D及皁甙(saponins)AR-1、AR-3。

用量用法
內服:煎湯,2~3錢(鮮者0.5~1兩)或浸酒。
外用:研末調敷,或鮮品搗敷;或煎湯含漱。

鑑別方法
理化鑑別
(1)取虎掌草粉末4g,加水20ml,置熱水浴中浸漬20-30min,濾過。取濾液5ml,置試管中,振搖1min,發生持久性的蜂窩狀泡沫,再加鹼或醋酸鉛試液2-3滴,有類白色沉澱生成。
(2)取虎掌草粉末2g,加70%乙醇5ml,溫浸10-20min,濾過。取濾液2ml,加70%鹽酸羥胺的甲醇溶液4-5滴,再加10%氫氧化鉀的甲醇溶液2-3滴,置水浴上加熱數分鐘,冷卻後加稀鹽酸調節至pH3-4,再加1%三氯化鐵的乙醇溶液2-4滴,顯橙紅色至紫紅色。

性狀鑑別
(1)虎掌草:根長圓柱形或類長圓錐形,稍彎曲,有的扭曲或分枝,長5-12cm,直徑2-3cm。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,粗糙,具不規則的裂紋及皺紋。根頭部略膨大,有殘留的葉基、莖痕及灰白色絨毛,並不許多呈纖維狀的葉跡維管束及纖維束。質硬而脆,易折斷,斷面不整齊,黃綠色。氣微,味微苦。
(2)小花虎掌草:根較上者粗壯,圓錐形,長右達20cm左右,近尾端有分枝。

顯微鑑別
根橫切面:後生皮層爲數列細胞,黃綠色,皮層較窄,細胞含黃棕色物,韌皮部寬廣,篩管羣徑向排列。形成層成環。木質部導管散列;射線寬廣,含黃棕色物。虎掌草薄壁細胞含澱粉粒。

相關選方
治蛾子:虎掌草根及葉少許,搗絨,放患者口內含咽(不可久含,以免起泡,蛾子破即吐出)。(《貴州草藥》)
治喉炎:虎掌草全草三至五錢,煎水含漱。(《雲南中草藥選》)
治痰結瘰癧繞項而生:虎掌草二兩,小九枯牛一兩,紫夏枯一兩,靈仙五錢,白頭翁一兩。燒酒浸,重湯煎。每晚燉服三杯,服二十一日。虛弱者忌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治無名腫毒:虎掌草根炕幹研末,調醋搽患處。(《貴州草藥》)
治風溼痛:見風青五錢,加酒煎服。
治瘧疾:見風青根一兩。搗爛(忌刀切),衝二次淘米水調勻澄清後,傾上層藥液,於發病前二小時服。搗爛後包寸口亦可。
治體虛盜汗、咳嗽:見風青五錢,蘘荷根五錢.燉豬肉四兩,內服。連用三劑。
治肝硬化,慢性肝炎:虎掌草根三錢,紅糖適量煎服。(《雲南中草藥選》)
治胃痛:虎掌草根二兩。泡酒一斤,浸泡一週。每次服五毫升,每日三次。或用根三錢,煎湯服。(《雲南中草藥選》)


虎掌草 藥用價值 食療 藥食兩用植物
相關內容
熱門圖文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