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卉百科園 > 養花 > 植物知識
導航

海南三七Kaempferia rotunda L.

來源:花卉百科園 5.8K 次
海南三七Kaempferia rotunda L.

海南三七又名羽花姜,在臺灣又稱圓脣番鬱。爲多年生草本,根狀莖塊狀。葉片橢圓狀矩圓形,長17~27釐米,寬7.5~9.5釐米,葉面淡綠色,有深綠色斑紋,葉脈兩側深綠色,葉背紫色;葉柄短,槽狀。穗狀花序有花4~6朵,春季直接自根莖發出,先葉抽出,生於長4.5~7釐米的紫褐色苞片中;花冠管與萼片等長,條形,白色,開花時平展,側生退化雄蕊披針形,白色,直立,脣瓣藍紫色近圓形,深2裂至中部以下,美麗、芳香。...

海南三七的介紹海南三七又名羽花姜,在臺灣又稱圓脣番鬱。爲多年生草本,根狀莖塊狀。葉片橢圓狀矩圓形,長17~27釐米,寬7.5~9.5釐米,葉面淡綠色,有深綠色斑紋,葉脈兩側深綠色,葉背紫色;葉柄短,槽狀。穗狀花序有花4~6朵,春季直接自根莖發出,先葉抽出,生於長4.5~7釐米的紫褐色苞片中;花冠管與萼片等長,條形,白色,開花時平展,側生退化雄蕊披針形,白色,直立,脣瓣藍紫色近圓形,深2裂至中部以下,美麗、芳香。花期4~5月。
海南三七的花美麗,芳香,可供觀賞;亦可供藥用,能治跌打損傷。
海南三七的形態特徵根莖
海南三七的根莖塊狀,根粗。


海南三七是先開花,後出葉;葉片長橢圓形,長17-27釐米,寬7.5-9.5釐米,葉面淡綠色,中脈兩側深綠色,葉背紫色;葉柄短,槽狀。


海南三七的頭狀花序有花4-6朵,春季直接自根莖發出;苞片紫褐色,長4.5-7釐米;花萼管長4.5-7釐米,一側開裂;花冠管約與萼管等長,花冠裂片線形,白色,長約5釐米,花時平展,側生退化雄蕊披針形,長約5釐米,寬約1.7釐米,白色,頂端急尖,直立,稍靠疊;脣瓣藍紫色,近圓形,深2裂至中部以下成2裂片,裂片長約3.5釐米,寬約2釐米,頂端急尖,下垂;藥隔附屬體2裂,呈魚尾狀,直立於藥室的頂部,邊緣具不整齊的缺刻,頂端尖。
海南三七的花期4—5月。
海南三七的生態習性海南三七生於草地陽處或栽培。
海南三七喜高溫、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。宜排水良好,腐殖質豐富,疏鬆的砂質壤土。生長適溫爲20~28℃。
海南三七的栽培技術海南三七可採用地栽或盆栽栽培。栽培過程中要施足基肥。春至秋季施肥2~3次,冬季要停止施肥。
海南三七的繁殖方式

夏、秋季採收,除去莖葉,洗淨,鮮用或切片曬乾。

分株繁殖

一般採用根莖進行分株繁殖。繁殖時,選擇飽滿而多芽的根莖,貯藏於沙中越冬。次年3~4月栽種時取出,折取1年生的根莖,傷口用草木灰塗上,隨折隨種。在廣州地區可在葉凋萎休眠時,留在盆土中越冬,保持盆土微溼潤即可,翌春發芽前分植。海南三七可採用地栽或盆栽栽培。栽培過程中要施足基肥。春至秋季施肥2~3次,冬季要停止施肥。

海南三七的分佈區域

海南三七在中國產於廣東南部、海南、廣西、臺灣。

海南三七在國外亞洲南部至東南部有分佈。

海南三七的食療或藥用價值藥用價值
根狀莖:辛,溫。有小毒。消腫止痛。用於跌打損傷及胃痛。
內服:煎湯,3-6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適量,搗敷;或研末調敷。
中藥化學成分:含澱粉(starch),長穗巴豆環氧素(crote-poxide)。
海南三七的園林用途海南三七由於葉片上面有魚骨狀美麗的花紋,葉背紫色,爲美麗的觀葉植物,可用於園林陰溼處佈置或盆栽室內觀賞;同時由於其先花後葉,花多而豔麗,4枚瓣片紅白相應顯得十分淡雅,觀花效果也很好。目前,在人工控制栽培條件下可在春節前開花。
rotunda Kaempferia 海南 三七植物
相關內容
熱門圖文
最近更新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