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卉百科園 > 養花 > 植物知識
導航

海南大風子

來源:花卉百科園 2.02W 次

海南大風子,學名:Hydnocarpus hainanensis(Merr)Sleum.

科名:大風子科 Flacourtiaceae

保護等級:Ⅲ

現狀:漸危種。海南大風子爲熱帶、南亞熱帶季雨林樹種。由於生長在低海拔的山區外圍,人爲活動頻繁,受到嚴重破壞,更新不良,天然資源日趨枯竭。

保護措施:海南大風子在海南雖然分佈較廣,但植株數量稀少,且最近森林砍伐較快,在許多地區已日趨滅絕。爲此,在尖峯嶺自然保護區必須列爲保護對象,嚴禁砍伐,同時應儘快採種育苗,試種人工林,以免絕滅。

海南大風子

常綠喬木,高達15米,胸徑達50釐米;樹皮暗灰帶綠色,平滑;大枝平展呈蛇走狀;小枝稍向上斜伸,無毛。葉互生,薄革質,長圓形,長9-13(-19)釐米,寬3-6釐米,先端短急尖而鈍頭,基部楔形,全緣或具不規則的淺波狀鋸齒,側脈7-8對,在兩面稍隆起,網脈顯著;葉柄長1-1.5釐米。花雌雄異株,總狀花序腋生,長1-1.5釐米。雄花密集,萼片4,橢圓形,花瓣4,腎狀卵形,邊緣有睫毛,雄蕊約12,花絲基部粗壯,疏生短柔毛;雌花的花被與雄花相似而略大,退化雄蕊約15枚,子房密生黃色茸毛,1室,有5側膜胎座,胚珠多數,幾無花柱,柱頭3,扁平三角形,頂端2淺裂。槳果球形,直徑4-6釐米,果皮革質,密被黑褐色茸毛;種子約20,長約1.5釐米。花期4-5月,果期8-10月。

海南大風子多生於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區。分佈區的年平均氣溫一般21-25℃,極端最低溫2℃,年降水量1400-1800毫米,乾溼季明顯至不太明顯,相對溼度80-85{bf}。土壤多爲褐色棕紅壤或山地紅壤,在石灰岩地區也能正常生長。一般喜生於溝谷和岩石裸露的河岸階地,居於林冠的第二林層,天然結實力弱,更新不良,林下幼苗、幼樹稀少。上層樹種主要有降香黃檀、海南薄桃、大果水翁,嶺南山竹子等。

分佈:分佈於海南尖峯嶺、壩王嶺、吊羅山、七指嶺、五指山、黎母山、鸚歌嶺和崖縣的羅蓬嶺、落筆洞、南山嶺等地及廣西龍州、寧明。海南島的文昌、

瓊海、萬寧、儋縣、屯昌等縣曾有記載。越南北部亦有分佈。

繁殖方式:果實成熟時呈黑色。採收後攤放晾乾,砸破果皮,取出種子,晾乾後用溼沙貯藏,以防乾燥。待翌春條播,播後十天左右開始發芽,發芽率達70-80{bf},小苗必須遮蔭。一年後苗高40釐米左右,即可出圃定植。

經濟價值:海南大風子的種子油富含副大風子酸和晁酸等,其有效成分比泰國大風子還高,可供消炎和治麻風病、牛皮癬、風溼病等症。木材結構密緻,材質堅硬而重,耐磨、耐腐,爲海南的優良名材。

大風子 海南 海南的植物名稱大全
相關內容
熱門圖文
最近更新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