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卉百科園 > 養花 > 種植栽培
導航

馬鈴薯播種後出苗強弱不一,切塊注意四點即可解決

來源:花卉百科園 1.48W 次
  馬鈴薯俗稱土豆、洋芋等,屬於一年生茄科茄屬作物。在全球範圍內,它是僅次於小麥和玉米的第三大重要糧食作物。最早的栽種歷史能夠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祕魯地區。
  
馬鈴薯播種後出苗強弱不一,切塊注意四點即可解決
  馬鈴薯具有產量高、適應性強等特點,不僅可以當做蔬菜使用,也可以作爲主糧,在我國南北方地區均有種植,目前已成爲我國五大主要糧食作物之一。
  
  馬鈴薯長勢不一
  
  進入臘月之後,北方一些冬春馬鈴薯已經開始播種。在年前播種的馬鈴薯,通過覆蓋地膜提高地溫進行越冬,在來年開春之後馬鈴薯即可出土發芽,不僅出苗比較早,而且省去了催芽的這一環節。但是在種植過程中,一些農民朋友發現自己種植的馬鈴薯,在春季出苗之後強弱不一,甚至有缺苗的現象。
  
馬鈴薯播種後出苗強弱不一,切塊注意四點即可解決 第2張
  很多朋友不明白是什麼原因導致,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和切塊不合理有直接的關係,只需要在切塊的時候注意下面的事項就能解決。接下來我爲大家分析一下在馬鈴薯切塊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,供各位朋友參考。
  
  一、大小要均勻
  
  馬鈴薯爲地下根莖類作物,它的根系分爲兩種狀態,一種爲鬚根,一根爲塊莖根。塊莖根就是我們食用的薯塊,主要用來貯藏養分和生長繁殖。薯塊除了頂端的頂芽之外,在塊莖表面均勻分佈有很多的條形或月牙形的葉痕和腋芽,葉痕爲退化的鱗片狀葉子隨着脫落形成,而每兩個相鄰的腋芽之間爲塊莖的節間。
  
  切好的薯塊形狀
  
  當馬鈴薯切塊播種下去以後,在幼苗出土根系生長出來之前,芽的生長依靠薯塊母體存儲的養分。如果薯塊個頭較大營養充足,發出來的幼苗長勢就比較健壯。反之薯塊過小,則會導致幼苗營養不足生長緩慢衰弱。
  
  因此在馬鈴薯切塊過程中,我們一定要控制薯塊的大小。俗話說"母大子肥",我們掌握切好的薯塊重量控制在20-30克之間,不宜過大或過小,過大浪費薯種,過小長勢較弱。只有每個薯塊的大小均勻,才能保證馬鈴薯出苗的時候苗齊、苗壯,爲高產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  
  二、創傷面不可過多
  
  還有一些朋友,在薯塊過大、芽眼過密的情況下,爲了節省薯種每個芽眼都要留作一個薯塊。由於芽眼分佈的限制,導致中間部分薯塊切刀過多,整個薯種創傷面很大僅有少量的表皮。創傷面過大播種下去之後,營養物質和水分與土壤接觸快速流失,導致薯塊存儲的養分減少甚至薯塊乾癟無法發芽。
  
  馬鈴薯常用的三種切塊方法
  
  切塊的時候,種薯個頭較小的情況下我們通常採用縱切法,先將馬鈴薯從頂部縱切下來,然後根據芽眼的分佈在切成2-3塊。保證每個薯塊重量在20-30克之間,同時儘量減少每個薯種的切面面積,防止水分和營養的流失。
  
  儘量減少創傷面
  
  如果種薯過大,我們可以先在底部切一刀,然後縱切下來繼續根據芽眼分佈切塊。或者以螺旋上升的方式進行斜切,再根據芽眼進行分塊。無論是採用哪一種方式進行切塊,都要在保證薯塊重量的基礎上減少創傷面。如果兩個芽眼相鄰較近的情況下,寧可浪費一些薯種剔除多餘的芽眼,也不能把薯塊切成薄片狀。
  
  三、剔除頂芽和多餘的芽眼
  
  馬鈴薯薯塊在生長過程中,同樣具有頂端優勢。我們在馬鈴薯出苗之後,會發現有一些馬鈴薯的植株上面簇發出來很多的幼苗,這些幼苗擁擠在一起互相爭奪養分,不僅長勢弱而且結的薯塊也不會太大。在田間管理中我們還需要浪費人工掰除多餘的幼苗,這種現象與切塊有直接的關係。
  
  馬鈴薯薯塊的頂端優勢
  
  在薯種切塊之前,我們要先對頂部的芽眼進行處理。頂部的芽眼多分佈在薯塊比較尖的一端正中位置,如上圖所示,在頂部的芽眼會發出大量的幼芽,如果不對其處理播種下去就會出現長出一堆幼芽的現象。
  
  一些人認爲利用這個頂端優勢長出來的馬鈴薯比較健壯,其實是錯誤的做法。在大面積種植的時候,必須把這個頂芽用刀子挖出來或者直接削除扔掉,控制其頂端優勢。另外遇到兩個芽眼比較接近不適合分塊的情況下,我們要選一個較淺的腋芽用刀子剜除,避免多餘的芽爭奪薯塊養分。
  
  四、切塊過程注意消毒
  
  由於薯種可能帶有病毒和細菌,如果薯塊被病菌侵染,播種下去之後會出現腐爛無法出苗的現象。爲了減少病害對薯種的危害,在切塊的時候要做好對切刀的消毒工作。一般每切塊5-10分鐘之後,用布或者棉花蘸取75%的醫用酒精對切刀進行擦拭消毒。如果遇到內部發黑或者有黑色條紋的病薯,把病薯扔出去的同時也要對切刀進行消毒。
  
  薯塊切好之後晾曬
  
  最後提醒大家:馬鈴薯雖然屬於耐寒作物,但是薯種在低溫的情況下也會遭遇凍害。冬季氣溫較低,我們購買回來的馬鈴薯薯種,切塊之前要存放在不低於5度的室內環境中。
  
  由於馬鈴薯切塊之後呼吸比較旺盛,加上切面含有大量的水分,在切塊的時候,要選擇晴朗溫暖的天氣進行。把切好之後的薯塊放在太陽下面晾曬2-3個小時減少表面的水分,然後再進行拌種滅菌。以前人們常用滑石粉加農用鏈黴素、殺菌劑進行拌種,但現在農用鏈黴素已經退出市場。每1000公斤的薯種,我們可用72%的霜脲·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克、3%的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250克,加適量水稀釋之後,均勻噴霧即可。
  
  如果切好的薯塊無法及時播種,要攤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上,切忌堆放成堆,以免因薯塊呼吸過旺溼度過大引起腐爛。
切塊 出苗 四點 播種 馬鈴薯 馬鈴薯是屬於植物的哪個部位
相關內容
熱門圖文
最近更新